欢迎光临乐鱼乐鱼官网,咨询电话
新闻中心
专注永磁产品的生产与创新
新闻中心
  •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登录
  • 乐鱼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联系我们
横店东磁:坚守“长期主义” 双轮驱动穿越周期
阅读量:1|
时间:2024-10-18 18:05:59

  在乡镇经济百花齐放的浙江,拥有“东方好莱坞”金名片的横店绝对是名气最大的乡镇之一。但是,影视远远不是横店的全部。

  影视之外,横店集团也是这个小镇里不容忽视的存在,坐拥6家上市公司、总营收近千亿元。横店集团旗下的横店东磁,以磁性材料起家,40多年来一直释放着强大磁力,先后衍生出光伏、锂电等新兴起的产业,是集团最重要的商业拼图之一。2006年上市前,年营收不足10亿元,净利润不足亿元。2023年,公司营收已达到197亿元,净利润18亿元。

  “无中生有”的横店人,是如何炼成全球顶级规模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在光伏行业四起三落的演绎中,又是如何穿越周期的?近日,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带领“上市公司高水平发展在行动”采访组,走进横店东磁,与公司CEO何悦面对面,探究公司坚守“长期主义”、致力于高水平发展的密码。

  被誉为“江南第一镇”的横店,地处浙江中部,隶属于东阳市。横店东磁的总部大厦,就坐落在横店镇的八面山脚下。创业40多年来,横店东磁已连续27年位列东阳全市工业纳税第一。

  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横店东磁业绩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营业收入达到197.21亿元,归母净利润18.16亿元。其中,光伏产品127亿元、磁性材料37亿元、锂电池20亿元。

  横店东磁总经理何悦对时报记者表示,虽然现在看起来光伏占比高了,新能源可能发展快一点,但是,磁材是横店东磁的根,是不能变的。“不能因为现在光伏占比高了,我们就叫横店新能,我们现在的核心产业,都是基于磁材衍生出来,任何人都不能忘掉这个根。”

  那一年,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与在宝鸡4390厂工作的同乡交流中,敏锐地发现磁材行业的商机,于是派33名员工前往宝鸡4390厂学习。随后,横店磁性材料厂应运而生,就此进入磁性材料产业。

  1990年,横店东磁就提出了“世界磁钢出中国,中国磁钢出横店”的口号;1992年,公司产值就突破亿元大关;1996年成为行业内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1999年完成股改;200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以横店东磁为首的产业集群,于2010年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磁都”。目前,横店东磁已成长为全球顶级规模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企业。

  用电的器件,大都会用到磁性材料。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工业设施、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电子部件、器件的基础材料,全球各地都很看重,国内知名产地包括横店、宁波,以及京津、山东、山西等,国际市场上,还有日本的TDK公司、荷兰PHILIPS公司,美国GM公司等知名企业。

  我国磁材生产企业众多,横店东磁能够脱颖而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何悦看来,“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老一辈东磁人的艰苦奋斗,坚韧拼搏的作风,以及善于学习、消化、再创新的能力,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球顶级规模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企业,横店东磁如今在磁材器件板块的任务,就是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磁性材料领域,横店东磁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四方面:首先是构建全材料体系的竞争优势;其次,和行业领先者做朋友;再次,经营策略上独创了五个保证体系;最后,管理团队具备比较好的专业化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数字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理念。

  何悦自豪地说,早在2000年,仅横店东磁一家公司的产量,就超过了日本前三家公司制作磁性材料的总和。东磁人通过几十年的深耕和积累,储备了最为完善的材料配方体系,产品门类也是最为齐全,使得企业规模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产量大。

  除横向发展磁材全系列新产品外,横店东磁还纵向延伸至下游产业,自2018年开始器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先后介入振动器件、电感、射频器件、EMC滤波器件等产业。

  目前,横店东磁的磁性材料+器件业务,主要使用在于家电、汽车、光伏、、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2023年,磁性材料+器件业务合计营收达到约45亿元,占营收总比重22%。

  深耕磁性材料的同时,横店东磁把握机遇,早早切入赛道。2009年企业成立太阳能事业部,进军光伏产业;2016年1月设立新能源电池事业部,进军锂电产业。

  切入赛道,为横店东磁带来了质的飞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横店东磁光伏业务贡献首次超过磁材;2021年,凭借着光伏、业务双双超八成的增速,公司营收在这一年首次超过百亿元;2023年,公司营收逼近200亿元的背后,光伏、分别贡献了约64%和10%。

  跨行十多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的提升,让何悦感慨万千:“坦白地说,刚进入光伏产业时,对于光伏能发展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地方最为廉价的能源供应是始料未及的。当时,东磁在磁材这样的领域,制造体量已经到了全球最大的稳定期,公司需要仔细考虑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调研,东磁人发现,光伏产业比较符合公司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特点:一方面,光伏产业早期以加工制造作为主体,市场主要在海外,而这两点又是东磁的长处;另一方面,随着电气化程度提升,光伏产业必然能够最终靠成本降低实现较大比例的应用。

  在何悦看来,“早期,光伏行业还处于初创年代,跨界只是跨过一个小门槛,现在已形成了很严格的一个品牌体系了。门槛很高的时候,再跨界进去,落差就会很大。”

  “进入光伏产业的前期,公司也受到了一些‘教育’。不过,东磁因为主业健康,磁性材料从始至终保持了稳健的增长,顺利地穿越了过去10多年的行业周期。”何悦坦言。

  比如,2011年开始的美国“双反”,海外需求增加低于国内产能扩张,出现了阶段性产能过剩等问题,行业中很多公司也随之出现经营危机。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有名的公司相继倒闭。

  相比之下,横店东磁幸运地穿越了大风大浪。从2015年开始,东磁的光伏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确定进入了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16年公司进军锂电赛道,加码拥抱新能源。

  “总体来说,东磁选择光伏和锂电产业,除了对于新能源前景看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的经营逻辑和企业基因比较匹配,重视产品的质量、技术创新,以及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这也是我们跨界能够成功的底气。”何悦如是说。

  谈及公司的未来,何悦直言不讳地表示,未来的突破点,还是在新能源板块,因为它的整体成长性,肯定是比磁材器件板块更好。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政策利好持续推进,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特点,和技术快速迭代推动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正逐步成为能源结构中的主体。

  2023年,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光伏产业保持着蒸蒸日上的态势。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达390GW,同比增长69.57%。全球光伏装机GW级新兴市场从2022年26个增加至2023年32个。

  国内方面,2023年底,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光伏和风电占总装机容量的35%。

  过去一年时间,多晶硅复投料价格从24万元/吨降到不足5万元/吨,降幅近八成,直接跌破很多企业的成本线。受此影响,组件价格也从去年年初的1.9元/W,跌到如今0.8元/W左右,同样出现成本倒挂现象。

  “从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来看,短短十来年,先后经历了‘四起三落’。这次的调整,其实核心还是在于过去几年国内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太快。”何悦称,2020年开始,从硅料、到硅片,再到组件,国内厂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包括横店东磁,也是这一轮行情的受益者。但是,行业对整个周期的认知、理解,还是相对不足。

  作为光伏行业“四起三落”亲历者,何悦认为,阶段性震荡是光伏行业常态。像2011年欧美的“双反”、2018年的“5·31”政策等,当时都觉得会对产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但是,如今回头再看,这些内外大变局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加速国内光伏产业从“巨婴”走向成年。

  经过“5·31”政策洗礼后,横店东磁对于光伏板块如何健康发展也做了反思和展望。此前,横店东磁在光伏产业定位是专业的片制造商,从2019年开始,逐步从电池片制造商转型为电池+组件以及电站开发应用的下游一体化公司。

  2023年,在光伏产业链价格向下剧烈波动,同行普遍呈现增量不增收的情况下,横店东磁转型成效得到了体现。年报显示,2023年,横店东磁的光伏产业全年实现收入127.77亿元,盈利同比接近翻番,实现总出货约10GW,同比增长24.27%。

  “行业肯定还会发展,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以后,实际上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会更强。”何悦表示,过去5年,公司围绕着自己拟定的战略,强化团队执行能力,实现了组件出货持续倍增的目标。在今后5年,还会延续既定的战略目标,并在过程中一直在优化调整,争取实现3年再翻番的目标。

  “两年前,刚刚建好的生产线,设备看上去还跟崭新的一样,但现在已经变成了落后产能,又要面临淘汰。”面对行业技术的革新速度,何悦深有感触,“国内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实际上也是海外从业者跟不住的很重要的原因。”

  从我国光伏产业演进来看,变的是供求关系,不变的是创新。从P型电池到TOPCon、HJT等N型电池,再到钙钛矿薄膜电池,光伏技术路线日新月异,转换效率不断的提高。截至2023年底,国内TOPCon的实验室和量产效率,分别达到26.7%和26%。

  在何悦看来,目前,国内光伏企业整体的量产水平,已经比很多国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水平还要高。“所以,很多欧美举办的学术论坛、发表的学术论文,近几年关注度明显降低了。欧美在光伏行业的整体制造能力,与我国的差距慢慢的变大”。

  快速迭代的光伏技术,横店东磁怎么样应对?何悦给出的回答是“技术路线上全面押宝,产能规模上追求适度”。

  “从东磁人的角度来说,长期主义发展理念,已经植入到每一个人的基因。不论是集团老板,还是公司的管理团队,明确目标是‘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何悦表示,目前,从横店东磁的体量来看,肯定坚持产能规模适中,稳中求进。产业发展有“窗口期”,在“窗口期”的初期,体量越大赚钱越多,但是,如果“窗口期”不够长、不够宽,大规模的产能就会变成包袱。

  “在技术成熟前期就做好相应布局,降低技术迭代风险,是我们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举措。”何悦表示,目前,横店东磁TOPCon电池量产转换效率突破了26.3%,达到了业界第一梯队的水平。其他技术路线,不管是BC、异质结,或者钙钛矿,公司都有参与或者和外部团队合作,紧跟新技术。

  同时,差异化产品竞争,也是东磁立足于极致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横店东磁所开发的适合欧洲地区分布式场景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并能实现一定的产品溢价,提升经营质量。黑组件、温室大棚组件、防眩光组件、智能组件等,都是横店东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产品。

  何悦表示,目前,光伏产业的四个主要制造环节面临全面过剩,盈利空间在急剧压缩的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质量、海外市场的积累、差异化产品定位以及下游一体化战略,反而有底气迎接这种极致竞争的挑战。公司将继续深耕海外优势市场,并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控制投资风险,保持充足的现金流,穿越周期。

  横店东磁虽然地处浙江中部的山区,却成为国内首家把5G引入到光伏制造的企业。其中电池片六厂,是浙江省首批12家“未来工厂”之一。电池片七厂更是在六厂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

  走进这座“未来工厂”,处处可以感受到5G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的深刻变化。在厂区门口的监控平台上,车间内设备运转状态、当日产量、质量监控等信息一目了然。

  工作人员和记者说,以前上班,在车间里需要来回走,一天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走到三四万步,现在代步的AGV(自动导引车),可以灵活在各个生产单元间穿梭。原先上料、下料等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完成,但随着手臂机器人的投入运行,工人也从原来上百人减少到现在十余人。

  据悉,横店东磁一直很看重工厂的改造升级,早在2010年,公司就着手自动化,机器换人。2019年开始,又投资7.5亿元建设电池片六厂,率先将5G技术应用到光伏生产中。如今,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的建设,正在公司各个业务板块全面铺开。

  譬如,横店东磁锂电一智能工厂被列为5G融合应用示范工程,软磁一智能工厂被列入浙江省级智能工厂培育项目,四川东磁和江苏东磁、连云港东磁等已实现5G专网全覆盖。

  “通过这些年发展,我们培养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团队,他们把在光伏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经验进行横向推广,提升了磁材以及锂电的智能制造水平,这比建一个智能工厂更有价值。”尝到智能化甜头的何悦,如今也想把AI应用到公司的经营决策,这样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对于横店东磁来说,在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以及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公司后续要重点推进和落实的事项。而这一切,不能离开人才。

  人才引进问题,困扰横店东磁已久。何悦直言,“虽然横店的名气很大,偶尔来一趟没问题。但是,要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对很多人还是一个挑战。”

  何悦称,解决人才引进问题,单凭一个企业的力量没有办法解决,好在金华地区的各级政府,特别关心公司在领域的创新,并帮公司推进工业界—学术界“旋转门”制度,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替公司解决人才团队落地的困难。

  在致力于公司经营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横店东磁也格外的重视投资者回报,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推进了“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回报机制的落实,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3.97亿元(含2023年度),占累计归母净利润的34.48%。

  与很多A股光伏企业一样,横店东磁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也出现了回落。对此,何悦表示,别过度看重短期的涨跌,如果坚持长期主义,通过三五年一个周期去看,相信公司会给投资者带来合适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