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乐鱼乐鱼官网,咨询电话
新闻中心
专注永磁产品的生产与创新
新闻中心
  •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登录
  • 乐鱼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联系我们
彪炳史册的重大发现!解读赣州稀土开发的前世今生
阅读量:1|
时间:2024-06-25 15:51:33

  “稀土王国”的美誉名闻世界,稀土产业的发展全球瞩目。近日,有读者来电表达对半个世纪前赣州稀土勘探开发历史的好奇与关注。本报为此编发了这期相关稿件,为您解读赣州稀土开发的前世今生。

  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赣州。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的60%以上,而赣州储量就占到全省的90%以上。

  翻开1988年8月7日的《江西日报》,我们正真看到了这样的记述:“江西新类型重稀土矿床是1970年初发现的,经过近三年的普查与勘探工作,证实为一特大型的重稀土矿床,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新类型重稀土矿床。是世界稀土找矿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另据《中国地质报》报道,1970年1月,江西龙南足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不但搞清楚了赣南新类型(又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地质特征、成矿机制、矿床成因,并在成矿规律研究、找矿标志物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建立起一种新的重稀土矿找矿理论和模式,填补了地质科学的相关空白,使江西赣南拥有“稀土王国”美誉,转变了江西工业发展的格局,这一重大发现,从此改变了中国稀土矿藏开发的工业格局。

  《江西省龙南县足洞重稀土矿》成果,1987年获地矿部找矿一等奖。《江西新类型重稀土矿床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成果,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稀土已成为赣州“1+5+N”产业集群加速发展重要催化剂和推动剂的今天,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不应忘记当年在赣南大地发现稀土的找矿人。

  1965年前后,江西省地质局908大队把工作重心由在大余、崇义、上犹等地寻找钨多金属矿藏,转移到信丰、龙南一带寻找新矿种。他们发动群众,搞好群众报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969年初,我国对重工业布局及地质找矿进行重大调整,找矿重心放到国计民生迫切需求的石油、铜、铁、煤、稀土、盐等矿种上来。

  1969年10月,908大队根据群众报矿提供的线索,派出由年轻员、地质技术员颜定邦任小组长的找矿小组,到龙南县足洞地区进行伟晶岩型铌钽矿床普查与评价。经一个多月艰苦实践,在普查与评价伟晶岩型铌钽矿过程中,颜定邦和队友发现当地伟晶岩脉体铌钽含量有变化,还含有少数钇元素。经过资料对比,认为这一区域存在寻找稀有稀土矿的有利条件。

  为此,颜定邦和队友急切地学习和提升寻找稀土矿种的知识,并在花岗岩体风化壳中采集了大量矿化样品,经光谱、化学和人工重砂分析,发现钇、镱等稀土元素含量高,又经人工重砂样鉴定,结果发现钇、镱元素较为明显。

  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与数据论证,颜定邦认为这个工作区域稀土储量已达到特大型矿区规模,可以综合利用的含铌、钽元素也达到中型以上规模。

  因寻找稀有稀土矿种属于国家机密,大家都同意将矿区用“七〇一矿”代号(1970年1月发现)标示。颜定邦和技术员以浅坑(坑深3-4米)施工为手段,按照一定网度,由西往东、由密到稀控制足洞舌形花岗岩体,以扩大矿区规模。前后共施工浅坑290个,采集稀土化学样品313个,光谱全分析样102个,人工重砂样21个,测试结果TR2O3>0.05的有215个。初步圈定有工作价值的矿化范围为24平方公里,富矿段为4平方公里左右。随即,908大队实验室派多名化验技术员来矿区协助工作,终于查明化验分析结果和人工重砂、鉴定成果不相符的原因。

  颜定邦大胆地提出个人想法并付诸实践,对有代表性地段就地采样,就地淘洗和鉴定,以寻找含钇的矿物和新矿物。在有代表性地段选择样品,特别是在化学分析成果与重砂鉴定成果相差太远的地段采集样品,分别选出来逐个组成样品,进行稀土含量的化学分析。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技术员们相互配合,经过化验,在采集的有代表性样品中发现了世界罕见、我国首次发现的砷钇矿,并确定稀土元素富集在花岗岩岩体风化壳中,这为查清稀土赋存状态指明了方向。

  发现了钇元素,但当时却无法对其矿种进行脱离,颜定邦和化验技术员面临着怎么样才能解决稀土的赋存问题。他向兄弟单位求援,又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寻找富钇矿物中终于取得长足进展。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颜定邦因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差,甚至发生了胃大出血。

  其时,因没有办法解决矿种脱离问题,大队有关人员认为,在这个矿区僵下去,会浪费国家找矿资源,没有过大出路,要求他们“下马”。血气方刚、心急如焚的颜定邦却竭力坚持,表示坚决不能“下马”。为此,他专程从矿区到大队找有关领导汇报,把矿区的地质特征、自己对稀土矿种的新认识,以及发现矿区的成矿线索、极好的找矿前景和矿区的重大意义,一一汇报解释清楚……大队最后做出决定,矿区工作延续。

  随后,一场为寻找稀土矿的团结合作,在地质部的统筹下顺利展开。1971年7月,908大队成立以大队主要领导为总指挥,以技术负责人王达忠为技术骨干的会战指挥部,“七〇一矿”勘査工作被列入1971年度国家重点项目。908大队调集了大量地质技术力量和实施工程人员,在足洞近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展勘探。大队邀请了江西地质局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矿所、峨嵋所等单位参加,对矿区西部两个稀土品位较富区段共计3.2平方公里进行勘探。此后的16个月里,地质技术员先后施工小圆井1072个,工作量1.43万米,钻探770米,勘探新采用等高线布网法勘查。经分别进行工业试验和选冶试验,均获得了良好效果。

  1979年12月,勘探报告经江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予以批准,“七〇一矿”重稀土氧化物储量达大型规模。

  1983年,矿区被原地质矿产部列为首批典型矿床研究项目之一。项目由赣南队承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及地质力学研究所为协作单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名寻找稀土矿的高级工程师(左起:韩久竹、姚亚明、颜定邦、彭灼兴)在龙南足洞矿区勘察。

  经多个省地矿局化验室和地方权威化验单位的反复实验鉴定,最后把颜定邦及队友发现的矿种确定为砷钇矿,砷钇矿因在赣南首次发现,后被命名为“赣南矿”,这一矿种,填补了世界找矿史上的一项空白。

  当时,全世界掌握的资料没有一种矿物与此矿相符,只有加拿大的砷钍石的晶轴与此矿晶轴相似,故起初定名为砷钍石。但从矿物分析结果来看,赣南首次发现的这一矿种钍含量并不高,而含钇、含砷量较高。颜定邦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与按照矿物成分命名原则是不相符的,含钍低而含钇高,他请求化验技术员再考虑一下。技术员再次到中心实验复查,最后把这一成果送往更权威的外省一家地质化验所确定,被定为“砷钇矿”。

  908大队地质技术员、化验分析技术员和前来攻关的化验专家们精诚合作,在查明稀土赋存状态和稀土富集分配状况平衡过程中,发现极大部分稀土量富集在稀酸选矿液中。这项不起眼的新发现,为水洗稀土工艺流程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现成为江南诸省稀土采、选最重要流程并载入史册,为我国稀土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西龙南稀土矿床的重大发现,具有“一大二新”(规模大、类型新、矿物新)的特点,属国内外首次发现花岗岩体风化壳中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稀土矿藏分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是以稀土中含有的元素决定的),也是赣南继发现钨资源之后的又一惊世发现。

  以颜定邦、尹道玲、王达忠等为代表的赣南地矿人,从对稀土矿种的陌生,到后来发现世界级特大型、新类型稀土矿种,这样的一个过程,是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躬身探索、深化认识、勇于实践、不断升华而得来的,是以颜定邦为代表的地质工作者对地矿事业执着坚韧、对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对艰难困苦毫不畏惧的生动体现,也是多地多单位技术员们精诚合作的成功典范。他们怀着“献身地矿事业无上光荣”的坚定信念,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咬定青山不放松、锲而不舍勇向前、精诚合作攻难关,充分体现了地矿人求真、图强、创新、创造的精神风貌和勇气担当。

  在数年漫长的寻找、认知和实践过程中,王达忠等地质技术员,尹道玲等重砂鉴定和化学分析员善于抓住与挖掘有限线索,孜孜学习、不断探索,集中集体智慧,与多个单位、多项目地质和化学分析技术员协作攻关,正确理解新矿种,全力攻克新难题,用共同奋斗和集体智慧取得了惊世成果,后经原908大队一批地质技术员们十余年反复攻关,使成果得到逐步扩大。1981年原908、909两大队的地质、测绘、化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后,彭灼兴、韩久竹等高级地质工程师又在探索、寻找、总结和研究稀土成因、成矿规律中,做出了不朽贡献。经过大家通力协作、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最终搞清楚了江西龙南地区新类型稀土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机制、矿床成因,并在研究成矿规律、寻找找矿标志物等方面取得了高水平的地质科学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找矿理论和模式,创造性地丰富了地质科学的内容和实践。新类型重稀土矿床的发现,揭示了赣南稀有稀土矿种的真实面目。该矿床的发现、勘探、成矿理论研究及提取工艺的发明,让稀土找矿进入离子型时代,成为全世界找矿史上的重大突破之一。这一发现,足以彪炳史册。

  1987年,《江西省龙南县足洞重稀土矿》成果,获原地矿部找矿一等奖。1988年,《江西新类型重稀土矿床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颜定邦、尹道玲等同志接过了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获奖证书。1993年,颜定邦、尹道玲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龙南发现新类型稀土矿床,是中国地矿人对世界找矿史做出的巨大成就和贡献,创造出的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选矿工艺流程,也是世界稀土工业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此,形成了我国稀土工业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南重北轻”格局,开启了南方各省(区)稀土资源的普查找矿与稀土开发利用新纪元,填补了中国矿床学和矿物学的多项空白,也改变了江西省的工业格局。2010年10月19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审议通过并报工信部同意,命名赣州市为“稀土王国”。

  进入新世纪后,江西省地矿局、原地质矿产部先后组织并且开展了江西及南岭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调查。赣南队地质人拓宽思路,创新性地对赣南老区部分县展开“新元古代青白口系浅变质岩地层的风化壳”调查,在江西省地勘基金支持下,初步摸清了赣南稀土资源家底,拓宽了新类型稀土矿找矿空间,并再一次总结了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规律等7项重大找矿成就。

  2000年以来,江西省地矿局新提交稀土矿区11处,提交中大型稀土找矿靶区52处,新增探明稀土资源储量和估算远景资源量均十分可观,再次续写了“稀土王国”的传奇。2015年6月,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在宁都召开葛藤嘴稀土找矿成果新闻通报会,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江西卫视等主流媒体和网络的高度关注。“离子型重稀土矿找矿规律”和赣南经验在南岭地区得到普遍应用,并相继走向全国、走向亚洲、走向世界,许多地区在应用赣南成果后,都有了惊人的发现。这是中国地质人对全世界稀土找矿贡献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稀土王国”赣州愈加吸引世人的目光:“中国稀金谷”成为赣州“两城两谷两带”工业布局的重要一翼,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并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落户,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创建落地,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专门用于研究开发利用稀土的配套建设正如火如荼……

  2021年7月,落户赣州的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该实验室由江西省地矿局第七大队(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共建,将重点解决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领域重大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及前瞻性技术问题,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和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部级实验室成功落户,标志着第七大队继拥有院士工作站之后,又新添一重量级科研创新平台。能预见,赣州、江西乃至中国的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会更加喜人,创造出的经济价值会更加凸显,可挖掘的发展的潜在能力会更加巨大。

  奋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原908大队主要领导曾说过一句话:“假若没有当年的发动群众报矿,没有找矿人的锲而不舍,龙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可能就会晚发现许多年。”寻根溯源,江西地质人为祖国建设付出的艰辛努力、做出的巨大贡献,必将永留青史。(袁赣湘钟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