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乐鱼乐鱼官网,咨询电话
新闻中心
专注永磁产品的生产与创新
新闻中心
  •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登录
  • 乐鱼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联系我们
全球稀土永磁龙头金力永磁:受益新能源领域需求爆发
阅读量:1|
时间:2024-05-10 15:49:08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可批量生产 N58、58M、58H、56SH、54UH、50EH、45AH、40VH 等新牌号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并正在研发更高性能的 58SH、56UH、52EH、48AH、42VH。

  公司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工业节能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08年8月,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在赣州开发区注册成立,专注于永磁材料行业。

  2011年9月,荣获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同年12月,与四川江铜稀土合资成立四川江铜稀土磁材有限公司。

  2015年6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 月,正式登陆新三板。

  2022年1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资本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生产技术、交付能力、市值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受益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的一直增长,公司业绩不断提升。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0亿元,同比增长68.78%;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85.32%,公司业绩实现迅速增加主要系下游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景气度高,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和节能空调领域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大多数来源于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风力发电和节能变频空调领域。

  此外,公司的营收还来自于 3C、工业节能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

  在近几年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并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公司纯收入能力保持稳定。

  截至2022年1月14日,瑞德创投、赣州格硕、赣州欣盛持有的公司股份分别为 28.92%、2.64%和 1.76%。蔡报贵、胡志滨、李忻农通过瑞德创投、赣州格硕、赣州欣盛合计控制公司股份 33.51%,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并具有一致行动关系。

  金风投控为公司客户金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 7.02%的股份。赣州稀土为公司原材料重要供应商,持有公司股权 5.16%。

  该计划业绩考核要求是 2020-2022 年三个会计年度,公司净利润相对于 2019 年度的增长触发值分别不低于 20%、40%、70%,目标值分别不低于 30%、60%、90%;要求每个会计年度激励对象个人考核分数不低于 70 分。

  截至 2021 年 9 月 22 日,公司股权激励对象人数为 213 人,占公司 2020 年员工总数的 7.01%;股权激励总数达 1320.3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 2%。

  稀土永磁材料具备高磁晶各向异性和高饱和磁化强度,是当前矫顽力最高、磁能积最大的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Nd-Fe-B)是继前两代钐钴合金后的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等特点,性能较前两代技术大幅提升。

  钕铁硼原材料易于获取和加工,同时可通过添加镝(Dy)、镨(Pr)等中重稀土继续改善性能, 是当之无愧的“万磁之王”。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备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高工作时候的温度等特性;粘结钕铁硼性能不如烧结钕铁硼,但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精度高、磁场均匀等优点;热压钕铁硼具有致密度高、取向度高、耐蚀性好、矫顽力高和近终成型等优点。

  烧结钕铁硼可进一步分为高性能钕铁硼和普通钕铁硼。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等领域。

  普通钕铁硼主要使用在于磁吸附、磁选、电瓶车、箱包扣、门扣、玩具等领域,而高性能钕铁硼性能远高于普通钕铁硼,能在缩小其应用产品体积、减轻产品重量的同时提供更高的使用效率,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工业机器人等高 技术壁垒的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 年,高性能钕铁硼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占比分别为19.8%、15.0%、14.0%、14.6%、12.8%。

  得益于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工业机器人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迅速增加,高性能钕铁硼行业迎来快速地发展期。

  其中,预计新能源汽车领域于 2022 年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最大的应用市场,2025 年占比有望超 35%。

  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多个国家颁布燃油车禁售计划,最早 2025 年禁售燃油车。

  随着技术成熟,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迎来爆发。2016-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由 77 万辆增长至 650 万辆,五年 CAGR 达 53.04%;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由 51 万辆增长至 352 万辆,五年 CAGR 达 47.34%。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在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应用的主流驱动电机类型。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 年新能源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占比达 96.03%。

  假设 2020-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324 万辆增至 2671 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137 万辆增长至 1351 万辆,按照每辆车需求 2.5kg 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测算,全球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有望从 2020 年的 0.78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6.41 万吨,五年 CAGR 达 52.47%;中国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有望从 2020 年的 0.33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3.24 万吨,五年 CAGR 达 58.13%。

  相较双馈感应式发电机,装配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永磁直驱和半直驱风电机组通常较简单、运行维护成本较低、常规使用的寿命较长、并网性能较好且发电效率较高,在低风速环境下运行的效率更高。

  根据 CWEA,2015-2020 年,我国直驱和半直驱风机渗透率从 31.80%增长至 38.90%。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永磁直驱和半直驱风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测算,假设全球永磁直驱和半直驱机型渗透率由 2020 年的 31% 增长至 2025 年的 40%,中国永磁直驱和半直驱机型渗透率由 2020 年的 39%增长至2025年的 48%,全球风电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有望从 2020 年的 1.87 万吨提升至2025年的 3.09 万吨,五年 CAGR 达 10.53%;中国风电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有望从2020年 1.38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2.37 万吨,五年 CAGR 达 11.46%。

  2025 年全球、中国风电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将分别达 3.09 万吨和 2.37 万吨,市场空间广阔。

  高能效时代变频空调渗透率快速提升。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是变频空调压缩机核心材料,可有效提升空调能效。

  2019 年国家发布《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提升 30%、多联式空调提升 40%、冷藏陈列柜提升 20%、热泵热水器提升 20%。到 2030 年,主要制冷产品能效准入水平再提高 15%以上。

  随着《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于2020年7月 1 日正式实施,定频空调产品全面淘汰,节能变频空调需求快速增长。

  2025 年全球变频空调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2.12万吨,2020-2025五年CAGR分别达 16.42%。

  假设中国变频空调产量渗透率由2020年的40%增长至2025年的75%,中国变频空调产量占全球比例为84%,按每台节能变频空调需要 0.1kg 的高性能钕铁硼测算,全球对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从2020年的0.99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2.12万吨,五年CAGR达16.42%。

  高性能钕铁硼是节能电梯的关键原材料。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是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关键原材料。永磁同步曳引机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是节能电梯的重要部件。电梯耗电量大,是高层建筑高能耗来源之一。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估计,我国平均每部电梯每天耗电量约40kWh,约占整个建筑能耗的 5%。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节能电梯渗透率持续提升,占比从2006年在30%左右提升至 2020 年的 85%,预计到 2025 年提升至 95%。

  假设中国节能电梯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85%提升至 2025 年的 95%,中国节能电梯产量全球占比为 70%,按照每台节能电梯需要 6kg 的高性能钕铁硼测算,2025 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 1.93 万吨,2020-2025 五年 CAGR 达 15.57%。

  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2.06万吨,2020-2025五年CAGR达21.77%。高性能钕铁硼是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的重要原材料。

  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能力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构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材料,能够使得核心部件实现体小量轻、快速反应,并具备较强的短时过载能力。

  在我国人工成本上升、产业政策支持以及产业升级需求旺盛的经济环境下,工业机器人日渐普及。

  2021年,中国机器人产量达到36.60万台,同比增长54.40%。假设2022年、2023年、2024 年和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分别为30%、20%、20%、20%,中国工业机器人全球占比分别为75%、80%、80%、80%,到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2.06万吨,2020-2025五年CAGR达21.77%。

  稀土金属原材料是钕铁硼磁材的主要成本来源。以大地熊为例,2017-2019年,公司直接材料占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占比分别是65.40%、66.35%、65.59%。

  其中,钕铁硼速凝薄带合金片为主要原材料,2017-2019年其采购成本占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比例分别达95.31%、94.88%、95.44%。

  钕铁硼速凝薄带合金片主要成分为镨钕合金和纯铁。镨钕合金是由稀土金属元素镨和钕混合而成的合金,占钕铁硼速凝薄带合金片的成本比重约60%。

  作为钕铁硼磁材主要原材料,稀土的供应和价格波动对行业具备极其重大影响。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占比非常高,供应充足。

  2021 年我国稀土矿产、储量占世界产、储量占比分别是60.00%和36.70%,均稳居世界第 一位。

  目前,我国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受到严格管控,指标由工信部、自然资源部每年分批下达。

  国内丰富的稀土资源和钢性的供给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障了下游钕铁硼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以此来降低地理政治学给各生产公司能够带来的不确定性。

  2021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上游稀土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将有效推动稀土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产量为6.63万吨,中国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产量为4.62万吨,占全球比重为69.68%。

  2020-2025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总需求量始终高于总产量,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供给长期紧张。

  低端钕铁硼市场门槛低,产能分散,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之间的竞争无序;高性能钕铁硼市场具有较高的技术、认证、资金等准入门槛,产能大多分布在在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中科三环、英洛华、正海磁材等公司。

  目前全国约有 200 多家钕铁硼生产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的年产量在 2000 吨以下,万吨以上规模的基本是上市公司,产能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2018-2020年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中科三环、英洛华、正海磁材五家上市公司钕铁硼成品总产量分别为 2.49 万吨、2.93 万吨、3.49 万吨,总销量分别为 2.36 万吨、2.85 万吨、3.36 万吨,产销率均高于 90%。为应对下游旺盛需求,头部公司积极扩充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产能。

  2021年,五家公司钕铁硼毛坯总产能为 7.45 万吨,扩产项目投产后,2025 年五家上市公司合计钕铁硼毛坯产能有望超 15.7 万吨。

  为降低原材料成本,头部企业在稀土资源丰富的赣州、包头等地通过直接投资或收购的模式进行产能布局和资源整合。

  金力永磁在赣州和包头投资成立金力粘结磁、劲力磁材加工、金力永磁(包头)等公司;宁波韵升在包头成立了包头韵升;中科三环在赣州联合成立赣州科力稀土和中科三环(赣州);英洛华收购了赣州东磁稀土和赣州通诚磁材100%的股权。

  我国计划稀土永磁材料换代率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别达到70%、80%和85%。

  尽管我国以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为代表的部分稀土永磁制备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头羊,但还不足以满足高档机器人、5G、光刻机等新兴起的产业对更高磁能积、更小型化、更轻量化的高端永磁体的技术需求。

  不断增加矫顽力和磁性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一是掺杂不一样的种类的元素或磁性化合物以及改变掺杂的方式,在少用或不用重稀土的情况下增大材料的矫顽力;二是改变粉末在磁场取向过程中的取向度,提高材料的剩磁和最大磁能积,以增强的磁性能。

  目前,使用细化晶粒技术使材料的矫顽力不断升高,但是晶粒过细会使材料的剩磁逐渐降低;而通过在材料中添加镝(Dy)、铽(Tb)等中重稀土可以在不改变磁性的情况下增加矫顽力。

  传统工艺在熔炼过程中添加重稀土元素,使得重稀土元素均匀分布在磁体内部,利用率较低。利用晶界扩散技术能使得重稀土元素偏聚在晶界和 Nd2Fe14B 硬磁晶粒的表面,而不是均匀分布在磁体中,从而非常大地节省重稀土的用量。

  同时,使用晶界扩散技术也进一步提升了磁体的性能。由于重稀土价格昂贵,各家钕铁硼生产商通过提高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晶界扩散技术的应用限制范围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进而提高竞争力。

  重视研发,打造技术护城河。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打造核心竞争优势。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55.22%,占公司营收比重3.93%;研发人员数量为411人,同比增长15.13%,占公司总人数比重11.64%。

  持续的研发投入下,公司已掌握以晶界渗透技术为核心的自主核心技术及专利体系,包括细晶技术、晶界渗透技术、一次成型技术、高耐腐蚀性新型涂层技术、配方体系等技术,并就晶界渗透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

  晶界渗透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于节能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3C 等领域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成品的生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晶界渗透技术能减少50%-70%的中重稀土用量,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018-2020年,公司分别将晶界渗透技术应用于1200吨、2100吨及4111吨磁材产品的生产,晶界渗透技术占比分别为24.99%、31.66%、42.77%。公司2020年晶界渗透技术商品市场份额达21.3%,排名世界第一。

  2021年公司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 6064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增长47.51%,占公司产品总产量 58.73%,同比提高 16pct。

  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产销率维持高位,2021年达到103.72%。为保障生产交付能力,公司持续扩产。

  公司包头年产8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现已完成竣工验收,处于产能爬坡期,有望于2022年达产。

  同时公司在宁波年产3000吨高端磁材及 1 亿台套组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达产。

  此外公司规划建设赣州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和包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二期)项目。

  2025年公司产能有望增长至40000吨,2021-2025四年CAGR27.79%。产能持续扩充助力公司打开瓶颈,保障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在上游原材料方面通过稀土矿区投资建厂、与供应商形成长期战略合作等措施降低原材料成本;技术方面持续精进晶界渗透技术并扩大应用,最大程度减少中重稀土的用量;产能方面持续扩产形成规模效应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下游销售方面采用成本加成法则定价,并形成调价机制,有效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

  优质客户众多,先发优势明显。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作为下游相关行业中重要的功能材料,质量和稳定性对客户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重大影响。

  下游客户为保持其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及长期供应链关系在确立供货商之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

  公司深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持续开发优质客户,与特斯拉、金风科技、美的、三菱等行业龙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驱动电机用磁钢的领先供应商,公司是特斯拉、比亚迪、联合汽车电子、日本电产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磁钢供应商,上汽集团、蔚来、理想汽车都是公司的最终用户,公司也是博世集团多年的汽车零部件磁钢供应商。

  2020年9月,公司首次与特斯拉签署《零部件采购协议》,为特斯拉提供稀土永磁产品;2021年12月,公司收到日本电产《定点通知书》,为其提供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

  2020年,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48.07%。

  同年,公司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交付的磁材达824.8吨,对应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45万台,相当于当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总数的13.89%,排名全球第二。

  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领域收入达到10.51亿元,同比大增222.73%,公司该领域产品销售量可装配新能源乘用车大幅增至124万辆。

  全球前五大风电整机厂商中的四家是公司的客户,包括金风科技和西门子歌美飒等海内外领先企业。

  金风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风机供货商之一,2021年风机新增风机吊装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金风科技的风机主要采用直驱/半直驱永磁的技术路线,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旺盛,是公司风电领域最主要的客户。同时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投控是公司第二大股东,与公司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得益于永磁风机装机旺盛以及与龙头整机厂的战略合作,公司风电领域业绩持续增长。

  2020年公司实现风电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销量 4247.90 吨,对应永磁风力发电机装机总容量达 10GW。

  按2020年全球永磁风机新增装机 28.83GW 估算,公司市占率达到 34.69%。

  2021年,公司继续巩固在风电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实现收入达 8.8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91%,对应永磁风力发电机装机总容量约 8.65GW。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美的、格力、上海海立、三菱电机等知名品牌,其中美的和格力是空调行业双寡头,占据过半市场占有率。

  公司屡次获得美的、三菱电机、上海海立等客户颁发的供应商奖项,客户满意度高。

  得益于节能变频空调行业高景气度以及公司客户优势,公司节能变频空调领域磁材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020年,公司实现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107.99%,对应可装配空调压缩机约 4100 万台。

  按2020年全球变频空调 1.28 亿台的产量估算,公 司市占率达到 41.29%,排名全球第一。

  2021年,公司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达到 14.00 亿元,同比增长 59.41%,公司该领域产品销售量可装配变频空调压缩机约 4850 万台,继续巩固在全球节能变频空调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主要稀土供应商战略合作,保障公司原材料长期供应。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国内受到严格的配额控制。

  2021年12月,为响应国家政策,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赣州正式成立,旨在互补稀土资源优势、协同稀土产业发展,公司作为赣州重点发展的稀土永磁产业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得到更快发展。

  此外,公司与南方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集团签署长期供货协议,南方稀土集团的母公司赣州稀土同时也是公司第三大股东,公司与稀土供应商战略合作,充分保障公司稀土原材料的供应。

  在中国,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地区,中重稀土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等南部地区。

  公司总部位于重稀土主要生产地江西赣州,在赣州拥有全资子公司赣州劲力、控股子公司江西金力,并持有赣州协鑫 15%股权。

  在轻稀土主要生产地内蒙古包头,公司在全球排名第一的白云鄂博稀土矿附近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在稀土矿区投资建厂,有利于公司就地取材,从源头端把控原材料,从而享有成本降低、交付便利以及原材料供应稳定可靠等优势。

  2019年以来,稀土价格波动较大,在 2019 年中期达到高位后回落,2020 年中期探底以后再次反弹,此后价格持续上涨至今年 3 月。

  今年 3 月初,国家工信部要求稀土有关企业确保供应链稳定,同时推动健全稀土产品定价机制,稀土价格有所回落。

  为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增进与客户的互惠互利,公司采用灵活的调价机制,根据稀土市场现货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一方面,在稀土价格下降时公司将价格让利给下游客户以增进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稀土价格上涨时公司可以一定程度保障盈利能力。

  2028-2021H1,公司调价机制订单产生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分别为 75.23%、81.85%、 84.03%、85.79%,调价机制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采纳。

  营业收入:公司是国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3C、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节能电梯等领域。

  公司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磁材领先供应商,持续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已成为特斯拉、比亚迪、联合汽车电子等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客户的核心供应商,有望凭借产品性能优势实现出货量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磁钢实现新能源车装配量为124万辆,对应新能源车磁钢成品销量约2480吨。结合公司在手订单及产能释放节奏,假设2022-2024年新能源汽车零率钕铁硼磁钢成品销量分别为5250吨、8372吨、12330吨。

  2021年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行影响新能源汽车磁钢成品售价增长至41.45万元/吨。未来预计在国家调控政策之下稀土价格将有所回落,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采取成本加成模式定价,假设2022-2024年磁钢成品售价分别为 42 万元/吨、40 万元/吨、38 万元/吨,据此测算,2022-2024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 22.05 亿元、32.49 亿元、46.85 亿元。

  公司是全球风电领域钕铁硼磁材龙头,与多家风电整机厂深度合作。2021年,公司风电磁钢实现永磁风机装机量为 8.65GW,对应风电磁钢成品销量约 3720 吨。

  未来 3-5 年全球风电装机需求增速相对平缓,公司在主要客户供应体系中的份额相对稳定。

  结合 公司在手订单及产能释放节奏,假设 2022-2024 年钕铁硼磁钢成品销量分别为 5057 吨、 5600 吨、6171 吨。 2021 年上半年,风电磁钢单位售价为 23.46 万元/吨。

  未来预计在国家调控政策之下稀土价格将有所回落,公司风电磁钢产品采取成本加成模式定价,假设 2022-2024 年磁钢成品售价分别为 24 万元/吨、23 万元/吨、22 万元/吨,据此测算,2022-2024 年风电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 12.14 亿元、12.88 亿元、13.58 亿元。

  2021 年,公司节能变频空调磁钢实现装配台数为 4850 万台,对应变频空调磁钢成品销量约 3686 吨。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下游需求增速较为稳健,同时公司在主要客户供应体系中的份额较为稳定,结合公司在手订单及产能释放节奏,假设 2022-2024 年磁钢成品销量分别为 4685 吨、5363 吨、5900 吨。

  2021 年上半年,节能变频空调磁钢单位售价大幅增长至 37.01 万元/吨。未来预计在国家调控政策之下稀土价格将有所回落,公司节能变频空调磁钢产品采取成本加成模式定价,假设 2022-2024 年磁钢成品售价分别为 38 万元/吨、36.5 万元/吨、35 万元/吨。

  据此测算,2022-2024 年节能变频空调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 17.80 亿元、19.57 亿元、20.65 亿元。

  新能源汽车、风电、变频空调三驾马车以外,公司钕铁硼磁钢成品也被广泛应用于 3C、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节能电梯等领域。

  3C:公司 3C 市场拓展顺利,2021 年上半年实现 3C 磁钢成品销量 106 吨。伴随着 3C 领域永磁材料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 3C 领域产品有望持续放量,假设 2022-2024 年,3C 磁钢成品销量分别为 518 吨、764 吨、967 吨。

  2021 年上半年,公司 3C 磁钢成品销售均价为 49.2 万元/吨,参照其他领域同样假设稀土原材料价格平稳下行趋势,假设 2022-2024 年磁钢成品售价分别为 50 万元/吨、47.5 万元/吨、45 万元/吨。

  2021 年 H1,公司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实现磁钢成品销量 133 吨,同比增长 90%。

  随着全球及中国范围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快速普及,以及公司在该领域的持续拓展,公司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销量有望持续增长,假设 2022-2024 年公司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磁钢成品销量分别为 393 吨、535 吨、674 吨。

  2021 年上半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磁钢成品售价为 43.8 万元/吨,参照其他领域同样假设稀土原材料价格平稳下行趋势,假设 2022-2024 年售价分别为 44 万元/吨、42 万元/吨、40 万元/吨。

  据此测 算,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 1.73 亿元、2.25 亿元、2.69 亿元。

  公司节能电梯领域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2021 年上半年实现节能电梯磁钢成品销量 130.7 吨,同比增长 15%。

  节能电梯领域已实现较高的永磁产品渗透率,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公司在该领域出货量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假设 2022-2024 年公司节能电梯磁钢成品销量分别为 333 吨、401 吨、463 吨。

  2021 年上半年,公司节能电梯磁钢 成品售价为 32.4 万元/吨,参照其他领域同样假设稀土原材料价格平稳下行趋势,假设 2022-2024 年售价分别为 33 万元/吨、31.5 万元/吨、30 万元/吨。

  据此测算,2022-2024 年 公司节能电梯领域营业收入分别为 1.10 亿元、1.26 亿元、1.39 亿元。

  公司每年会出售少量的钕铁硼磁钢毛坯及合金片产品,对公司总体业绩影响甚微,预计未来该业务体量维持相对稳定。

  2021 年,毛坯及合金片业务营业收入约为 0.85 亿元,考虑到未来原材料成本将有所回落,假设 2022-2024 年,毛坯及合金片业务营收维持在 0.81 亿元左右。

  综上,2022-2024 年,公司钕铁硼磁钢业务营业收入有望分别达到 58.21 亿元、73.88 亿元、90.32 亿元。

  随着公司新能源汽车、3C 等毛利率较高的板块营收占比逐步提高,公司钕铁硼磁钢业务毛利率有望持续增长,假设 2022-2024 年分别达到 22.0%、22.5%、23.0%,公司钕铁硼磁钢业务毛利有望分别达到 12.83 亿元、16.65 亿元、20.80 亿元。

  2、其他业务:其他业务体量较小,参照历史数据,假设其他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保持在 7.5%,毛利率保持为 28%。

  公司是国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电业务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具有较强的新能源属性,我们选取钕铁硼磁钢供应商正海磁材、新能源汽车材料及设备板块的恩捷股份、国轩高科以及风电设备环节的新强联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2022 年可比公司 PE 均值 36 倍,综合考虑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我们给予公司 2022 年行业平均估值 36 倍,目标市值 256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有 13%的上涨空间。

  (1)稀土原材料价格上涨。钕铁硼材料的盈利能力受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稀土价格受政策和市场因素波动较大,近期稀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对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控制带来压力,如果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公司无法及时传导给下游客户,则可能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降低。

  (2)下游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不及预期。公司生产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若未来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新能源车销量、节能变频空调销量等不及预期,将导致钕铁硼磁材产品需求减少,影响公司业绩。

  (3)客户拓展没有到达预期。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下游客户认证周期较长,客户粘性较高。虽然公司已经与金风科技、特斯拉、美的等领先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但如果公司后续开发新客户没有到达预期,将导致公司业绩没有到达预期。